中国水利报|“三道防线”赢得防洪宝贵时间
来源:百度新闻    时间:2023-08-11 16:46:32

“三道防线”赢得防洪宝贵时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委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为科学防汛抗洪提供支撑

8月8日,海河流域洪水正在持续演进中。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三条入海河流正全力排水入海。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持续对洪水进行追踪,开展蓄滞洪区淹没情况预演分析,洪水复盘工作也已经开始。

海委水文局水情中心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全流域19部天气雷达和4部测雨雷达、5300多处雨量站、8400处报汛水文站汇总的庞大数据。由它们构成的海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互相配合,层层传导,共同构筑起流域洪水安全防线,为这一次洪水防御科学调度提供了决策支撑。

“第一道防线”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

“云中雨”阶段实现关口前移

“颜色越红,代表云顶越高、温度越低,说明水汽含量大,容易致雨。”海委水文局高级工程师魏琳指着大屏幕上的红外卫星云图说,气象卫星云图可以明显看出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变化情况,初步判断流域是否有降水及降水落区大致位置等情况。它与天气雷达、水利测雨雷达的精细化程度是逐渐递增的。

“通过天气雷达回波信息,我们能判断出雨能下多大、具体在哪个区域下、未来要往哪里走。”魏琳指着屏幕上不同颜色的回波显示介绍,“如果深色回波在同一个地方停滞不前,我们就需要对这里进行密切监视,警惕强降雨引发的次生灾害。”

这些“回波”信息主要由覆盖海河流域的19部天气雷达组网生成,能够对流域降水形势及天气变化进行大范围实时监视。

魏琳介绍,海委目前接入了4部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水利测雨雷达数据,实现24小时全自动化监控,空间分辨率达30米,时间分辨率可达30秒,也就是说每30秒可得到5×5米网格上的降雨量,能更精准地把握降水的时空分布。

19部天气雷达实时信息、4部水利测雨雷达数据的接入和应用,在“云中雨”阶段实现关口前移、防线外推,为洪水防御调度决策赢得宝贵时间。

“第二道防线”雨量站网

“落地雨”实时监测精准预警

鼠标一点,海河流域5302处雨量站按照降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显示在大屏幕上。

7月28日—8月2日,海河流域过程累积面雨量达153毫米,累积雨量大于100毫米站点达3307个;最大降雨量在子牙河的三六沟,为832毫米。

这一轮强降雨期间,海委水文局共接收雨量数据30.7万条,日均接收6.1万余条。这些数据来自海河流域5302处雨量站,也是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的“第二道防线”。

大屏幕上的海河流域雨情分析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降雨量,显示着从7月28日台风“杜苏芮”外围云团从漳卫河进入海河流域,直至8月2日8时云团移出流域、本轮强降雨结束的全过程。

整个降雨落区呈现从南向北缓慢移动的变化过程。魏琳介绍,通过雨量站提供的总降雨量、降雨的空间分布和时程分布等信息,输入海河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实现“降雨—产流—汇流—演进”的预测分析过程。

从“云中雨”到“落地雨”,“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密切配合,实时观测、加密滚动预报、持续研判分析形势,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赛跑,进一步提升洪水预报的精准度。

魏琳告诉记者,早在7月25日晚,根据高精度智能网格降水预报产品与水文预报模型的耦合应用,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海委水文局就做出了大清河即将发生洪水的研判结果。海委水文局第一时间与水利部信息中心、流域内省市水文部门沟通,对未来雨水情情势开展会商研判,每天早、晚至少开展两次洪水滚动分析研判,为此次洪水的调度安排及蓄滞洪区人员转移等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第三道防线”水文站点

实测预报洪水演进

7月30日23时,子牙河系黄壁庄水库入库流量达3000立方米每秒,确定为“子牙河2023年第1号洪水”。这是今年我国大江大河首次发生编号洪水。

7月31日11时,发布“大清河2023年第1号洪水”和“永定河2023年第1号洪水”。

8月1日16时,升级发布海河流域洪水红色预警。

…………

这次洪水防御期间,海河流域各类水文站点加密测报频次,开展未来3天、5天、7天洪水滚动预报分析,及时发布一系列重要节点的水文信息,为流域防洪安全和防灾减灾抢出了时间。

2023年,海河流域汛期报汛站点达8400余站,构成了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的“第三道防线”。

根据水情发展变化,海委水文“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结合及时高效的应急监测信息,对“第二道防线”形成的洪水预报成果进行滚动更新,优化模型参数,实施“以测补报”,为科学调度和决策提供洪水预报参考。

“海河流域从山区到平原过渡段很短,导致洪水源短流急,汇流非常快,洪峰形成的时间非常短。”海委水文局负责人杨建青介绍,特殊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河流域洪水预报难度很大,因此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现代化水文监测预报体系是海河流域打赢防汛硬仗的一条必由之路。

海委水文局负责人介绍,在这次暴雨洪水应对中,也暴露出雨量站网分布不均、部分暴雨中心区域密度不足等短板。海委将继续大力推进水利测雨雷达建设,优化布局雨量站网,加快构建以数据底板为基础、以模型平台为核心的防洪“四预”系统平台,为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全链条的支撑服务。

原标题:《中国水利报|“三道防线”赢得防洪宝贵时间》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